姓名:向秀丽
性别:女
民族:汉族
籍贯:广东省广州市
出生日期:1933-5-13
牺牲日期:1959-1-15
工作单位:何济公药厂
浏览次数:26730
祭拜次数:35371
生平介绍:
向秀丽,广东清远人,中共党员。1933年5月13日,出生在广州市一个贫苦的店员家庭,向秀丽的童年,是在祖国烽烟遍地的日子里度过的,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广州的前夕,5岁的向秀丽随家人逃难到肇庆。在那艰难的岁月里,饥饿和疾病夺去了她的2个哥哥、2个姊妹和1个弟弟的生命,她自己也被迫当了地主的婢女,可怜7岁的女孩子,干的是超体力的劳动,吃的是猪狗食。有一次,她背着地主的小少爷去做工,踢破了脚趾头,由于缺医少药,伤口化脓,主人不仅不为她医治,反而乘机把她赶了回家。母亲虽东凑西借为她医治,但最后也不得不锯去一节趾骨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她做过童工、佣工,15岁时入了广州和平药厂当临时工。广州解放了,她才告别了苦难的日子。
解放后,向秀丽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,全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。她从心里感激新社会和共产党,她开始了新的生活。1952年,她担任了和平药厂第1届工会组织委员和女工委员。1953年,团支部吸收她参加青工学习班,她学习了张思德、白求恩、刘胡兰、董存瑞、黄继光和苏联女英雄卓娅等许多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,深受教育,这些都成为日后鼓舞她克服各种困难,勇往前进的精神力量。
1956年公私合营后,和平制药厂并入何济公制药厂,向秀丽在何济公制药厂当包装工。1958年,厂里调她去试制“甲基硫氧嘧啶”的化学药剂。她克服文化不高的困难,刻苦钻研,终于掌握了操作技术,在试制“甲基”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在党、团组织的关怀教育下,向秀丽得以茁壮成长。1958年10月31日她光荣地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,并被评为先进生产者。
1958年12月13日夜晚,辛勤劳动了1周的人们,正沉浸在周末欢乐之中,下九路何济公药厂4楼化工车间甲基氧嘧啶小组却灯火通明,生产小组的3个当班工人,向秀丽、罗秀明、蔡秋梅正在为制造“甲基”的药剂投料加酒精。就在她们聚精会神地工作的时候,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,一只20多公斤重、颈细、肚大、圆底装满无水酒精的玻璃瓶突然失去平衡地往下一滑,向四方流溢,正在忙碌的向秀丽从脚上布鞋到胸部都渗透了酒精,酒精也溅到了罗秀明的身上,这种无水酒精只要有一定的辐射热就会起火燃烧。刹那间,泻在地面上的大量酒精触到了工场左边并列着的10个正燃烧着的煤炉的热气,疯狂地燃烧起来。这时,工场右边角落里,放着7桶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,约有60多公斤重,这种金属钠是烈性的易燃爆炸品,遇水即爆炸,遇到高温也会爆炸。这种金属钠如果爆炸,足以毁掉整个厂,并殃及周围繁华的商业区及居民。向秀丽知道,如果她不迅速离开现场,顷刻间就会变成一个火人。但是,在这关键的时刻,向秀丽完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,想的只是尽力阻挡酒精往四周流溢。她和工友罗秀明一齐动手,以最快的速度把操作用的毛巾丢在地上吸酒精,向秀丽还毫不犹豫地俯身用左手抓着毛巾擦酒精,很快,火苗就贪婪地扑向向秀丽那沾满酒精的双手和衣服。蔡秋梅吓得惊叫起来:“阿丽,你身上着火了。”她冲上去,要为向秀丽扑灭身上的火。可是向秀丽这时唯一的念头是:要保护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,无论如何,也不能让金属钠着火,她坚决地对蔡秋梅说“不要管我,赶快叫人来救火。”
火焰猛烈地燃烧,火苗蹿到一米七八高,把挂在墙上的锦旗烧焦了,把部分电线烧没了,把电闸板也烧坏了。这时,向秀丽已经成了一个火人,罗秀明身上有酒精的地方也着了火,整个车间成了火海,罗秀明在火海一边拉帆布扑火。满身着火的向秀丽正要去取沙箱灭火,但念头一想,沙箱放在金属钠旁边,如果去取,那就等于用自己身上的火引爆金属钠,于是她改变了主意,冲下楼去寻找其他灭火工具,可是,她只跑了两步就支持不住倒下了,不由自主地滚下楼去。
正在楼下当班的工人和附近单位的人闻呼救声都蜂拥而来,第一个冲上来的是化工车间副主任黄裕,他冲到3楼转角处,看见一个火球在滚动,原来是向秀丽,她已被烈火烧得奄奄一息了。黄裕立即用灭火筒灭掉她身上的火,这时,她听到向秀丽用微弱而坚定的声音说:“不要管我,快去救火。”当女工李秀芳背她下楼时,她又忍受着严重灼伤的痛楚,反复地说:“不要管我,快去救火。”
向秀丽和同伴们奋不顾身地救火,为前来抢救的人们赢得了时间,终于制止了一场迫在眉睫的爆炸事故。工厂化险为夷了,对附近的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解除了,而向秀丽被严重烧伤,她先被送往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,度过休克关后,又被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。
向秀丽用自己血肉之躯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消息传开后,党和人民全力抢救这位好工人。中共广州市委一位领导马上主持组织抢救小组,请来全市20多位著名中西医专家为向秀丽会诊,并集中优秀技术力量和护理力量,找来了难得的贵重药剂和补品,进行全力抢救。600多名群众自动组成了输血献皮的队伍,其中有向秀丽同厂的工人、医院的医护人员,还有众多与向秀丽素不相识的人。大家都争着给向秀丽输血,在整个医疗过程中,给向秀丽输血至少有8000多毫升,相当于2个健康人的全身血量。向秀丽伤势严重,全身烧伤面积达67.25%,其中二、三度伤占64.75%,她一直处在生命垂危的边缘。但她的思想深处,总是想着工作,关心工厂和别人。她被送到医院,昏昏沉沉地躺了3天3夜。醒来的时候,首先问的是:“金属钠有没有爆炸?工厂有没有损失?罗秀明有没有受伤?”
住院期间,向秀丽经常向医务人员打听国家的建设和生产的发展情况,请护士为她读报、开收音机。她经常想着不要因为自己的受伤而影响别人的工作,当她那当司机的丈夫前来探望时,她总是安慰他说:“我很好请不要挂念我,要集中精力开车,思想不要开小差,不然是会造成事故损失的!”当她的姐姐和工友前来探望时,她总问人家下班了没有,可不要因为来看她而耽误了生产,当别人给她输血时,她多次忧虑地问医生:输了血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,影响他们的工作?当罗秀明伤愈后来看望她时,她显得十分欣慰,说:“你的伤全好了吗?刚出院可要照顾好身体不要太累呀!”她怕自己的伤情会惹得母亲和婆婆难过,当2位老人家来看她时,她极力装得轻松愉快,故意把伤势重的左手藏起来,而伸出伤势较轻的右手说:“你们看我已经快好了,不用替我担心啊。”当她知道经常守护在她身边的年青女医生邝宇同是一位共青团员时,就鼓励她好好创造条件争取入党。她也曾2次鼓励前来医院看望她的姐姐要依靠组织,努力争取成为一个共产党员。在医院抢救和治疗过程中,向秀丽表现得非常坚强,在她住进医院的第3天,感染了绿脓杆菌,被烧伤部位的肌肉腐烂,有的神经暴露在外面,碰一碰就痛如刀割,每次除腐肉植皮输血、注射,她都痛得直淌汗水,但都咬咬牙忍住了;她的手脚灼伤严重,难以作静脉注射,医生要割开她颈上的皮肤。她口腔发炎,服用抗生素时要除去胶囊吞服苦味极浓的药粉,她都服从医疗需要。医护人员都说:很少见过这样坚强、与医务人员合作得如此默契的重伤者。她还满怀信心地说要和伤痛苦战一个月,争取早日回厂去。在极度痛楚中她还请医务人员给她读全国各地寄来的慰问信,和医护人员一起讲故事,唱歌,她蔑视伤痛,蔑视死亡的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,感染着她周围的人,大家都表示要向她学习。
向秀丽住院不久,感染了金黄葡萄球菌,得了败血症,病情恶化,发高烧,呼吸困难。但她忍着极大的痛楚,请为她熬了几天几夜的余安迪医生回去休息。余医生在她一再催促下,只好暂时离开了病房,但是过了几分钟,又了转回来,向秀丽声音微弱地恳求他道:“好医生,你去睡一会吧,你这样熬夜,我睡也睡不安心啊!”
在各方面尽力抢救下,使向秀丽的生命在极度危险中延续了33天,但终因伤势太重而抢救无效,1959年1月15日12时43分,向秀丽的心脏停止了跳动,时年26岁。
向秀丽光荣牺牲后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、陈毅、林伯渠、郭沫若和当时省、市领导人陶铸、朱光、王德、赵武成、薛焰等同志都分别作诗或题词纪念她,林伯渠的诗写道:“磊落光明向秀丽,扶危定倾争毫厘,一身正比泰山重,风格如斯世所师。”郭沫若也挥笔赞向秀丽:“你全身都化了光,你是英勇献身的精神形象,酒精哪能够毁灭你啊,而是使你永生在人们心上。”
1959年1月18日,中共广州市中区委员会为向秀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。中区区委宣布追认向秀丽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。同年,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向秀丽为烈士,并把当年何济公药厂化工车间附近一带命名为秀丽街(行政街)。198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下九路何济公药厂的楼宇命为“秀丽楼”。让她的高尚精神世代相传。
1960年4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向秀丽雕塑建墓立碑。向秀丽烈士安葬于陵园烈士山二区2行1号。